新闻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新闻 >

电梯导轨安装:轿厢安装工艺
点击次 更新:2017-10-23 14:31:58 来源/作者:www.zjgxljx.com
电梯导轨安装:轿厢安装工艺
1 施工流程
准备工作→安装底梁→安装立柱→安装上梁→组装底盘→安装导靴→安装轿壁→安装轿门→安装轿顶→安装限位开关→安装超载、满载开关
2 施工工艺
2.1 准备工作.
(1) 在上端站层门口对面的混凝土井道壁相应位置上安装两个角钢托架(用100mm×100mm 角钢),每个托架用三个φ16 膨胀螺栓固定。
在层门口牛腿处横放一根木方,在角钢托架和横木上架设两根200mm×200mm 木方(或两根20 号工字钢)。两横梁的水平度偏差不大2 ‰ , 然后把木方端部固定  。
大型客梯及货梯应根据梯井尺寸计算,来确定方木及型钢尺寸、型号。
(2) 若井壁为砖结构,则在厅门口对面的井壁相应的位置上剔两个与木方大小相适应、深度超过墙体中心20mm 且不小于75mm 的洞,用以支撑木方一端 。
(3) 在机房承重钢梁上相应位置(若承重钢梁在楼板下,则轿厢绳孔旁)横向固定一根直径不小于45mm圆钢或规格75×4mm 的钢管,由轿厢中心绳孔处放下钢丝绳扣(不小于13mm)。并挂一个3t 葫芦,以备安装轿厢使用 。
2.2 安装底梁
(1) 将底梁放在架设好的木方或工字钢上。调整安全钳口(老虎嘴)与导轨面间隙符合制造厂的安装说明书或技术文件规定的尺寸,同时调整底梁的水平度,使其横、纵向不水平度均≤1‰。
(2) 安装安全钳楔块,楔齿距导轨侧工作面的距离调整到3~4mm(安装说明书有规定者按规定执行),且四个楔块距导轨侧工作面间隙应一致,然后用厚垫片塞于导轨侧面与楔块之间,使其固定,同时把老虎嘴和导轨端面用木楔塞紧。
2.3 安装立柱
将立柱与底梁连接,连接后应使立柱垂直,其不铅垂度在整个高度上≤1.5mm,不得有扭曲,若达不到要求则用垫片进行调整 。安装立柱时应使其自然垂直,达不到要求时,要在上、下梁和立柱间加垫片。进行调整,不可强行安装。
2.4 安装上梁
(1) 用葫芦将上梁吊起与立柱相连接,装上所有的连接螺栓。
(2) 调整上梁的横、纵向水平度,使不水平度≤0.5‰,同时再次校正立柱不垂直度不大于1.5mm。装配后的轿厢架不应有扭曲应力存在,然后分别紧固连接螺栓。
(3) 如上梁带有绳轮,要调整绳轮与上梁间隙相等,其相互尺寸误差≤1 mm ,绳轮自身垂直偏差≤0.5mm。
(4) 装设挡绳装置和防护罩,以避免钢丝绳松弛时脱离绳槽,,又可预防伤害作业人员、绳与绳槽之间落入杂物。这些装置的结构应不妨碍对滑轮的检查维护。采用链条的情况下,亦要有类似的装置。
2.5 装轿厢底盘
(1) 用葫芦将轿厢底盘吊起,然后放于相应位置。将轿厢底盘与立柱、底梁用螺栓连接但不要把螺栓拧紧。装上斜拉杆,并进行调整,使轿底盘不水平度≤2‰,然后将斜拉杆用双螺母拧紧,把各连接螺栓紧固。
(2) 若轿底为活动结构时,先按上述要求将轿厢底盘托架安装调好,并将减振器及称重装置安装在轿厢底盘托架上。
(3) 用葫芦将轿厢底盘吊起,缓缓就位。使减震器上的螺栓逐个插入轿底盘相应的螺栓孔中,然后调整轿底盘的水平度,使其不水平度≤2‰。若达不到要求则在减震器的部位加垫片进行调整。
调整轿底定位螺栓,使其在电梯满载时与轿底保持1~2mm 的间隙。当电梯安装将全部完成时,通过调整称重装置,使其能在规定范围内正常动作。调整完毕,将各连接螺栓拧紧。
(4) 安装调整安全钳拉杆,拉起安全钳拉杆,使安全钳楔块轻轻接触导轨时,限位螺栓应略有间隙,以保证电梯正常运行时,安全钳楔块与导轨不致相互磨擦或误动作。同时,应进行模拟动作试验,保证左右安全钳拉杆动作同步,其动作应灵活无阻。达到要求后,拉杆顶部用双母紧固。
(5) 轿厢底盘调整水平后,轿厢底盘与底盘座之间,底盘座与下梁之间的各连接处都要接触严密,若有缝隙要用垫片垫实,不可使斜拉杆过分受力。
2.6 安装导靴
(1) 要求上、下导靴中心与安全钳中心三点在同一条垂线上,不能有歪斜、偏扭现象。
(2) 固定式导靴要调整其间隙一致,内衬与导轨两工作侧面间隙要按厂家说明书规定的尺寸调整,与导轨端面间隙偏差要控制在0.3mm 以内。
(3) 弹簧式导靴应随电梯的额定载重量不同而调整,使内部弹簧受力相同,保持轿厢平衡。
(4) 滚轮导靴安装平正,两侧滚轮对导轨的初压力应相同,压缩尺寸按制造厂规定调整若厂家无明确规定,则根据使用情况调整各滚轮的限位螺栓,使侧面方向两滚轮的水平移动量为1mm,顶面滚轮水平移动量为2mm。允许导轨顶面与滚轮外圆间保持间隙值不大于1mm,并使各滚轮轮缘与导轨工作面保持相互平行无歪斜。
(5) 轿厢组装完成后,松开导靴(尤其是滚轮导靴),此时轿厢不能在自由悬垂情况下偏移过多,否则造成导靴受力不均匀。偏移过大时,应调整轿厢底的补偿块,使轿厢静平衡符合设计要求,然后再装回导靴,轿厢安装完毕。
2.7 安装轿壁
(1) 轿厢壁板表面在出厂时贴有保护膜,在装配前应用裁纸刀清除其折弯部分的保护膜。
(2) 拼装轿壁可根据井道内轿厢四周的净空尺寸情况,预先在层门口将单块轿壁组装成几大块,首先安放轿壁与井道间隙最小的一侧,并用螺栓与轿厢底盘初步固定,再依次安装其他各侧轿壁。待轿壁全部装完后,紧固轿壁板间及轿底间的固定螺栓,同时将各轿壁板间的嵌条和与轿顶接触的上平面整平。
(3) 轿壁底座和轿厢底盘的连接及轿壁与轿壁底座之间的连接要紧密。各连接螺丝要加弹簧垫圈(以防因电梯的振动而使连接螺丝松动)。若因轿厢底盘局部不平而使轿壁底座下有缝隙时,要在缝隙处加调整垫片垫实。
(4) 安装轿壁,可逐扇安装,亦可根据情况将几扇先拼在一起再安装。轿壁安装后再安装轿顶。但要注意轿顶和轿壁穿好连接螺丝后不要紧固。要在调整轿壁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/1000 的情况下逐个将螺丝紧固。
安装完后要求接缝紧密,间隙一致,嵌条整齐,轿厢内壁应平整一致,各部位螺丝垫圈必须齐全,紧固牢靠。
2.8 安装轿门
(1)轿门门机安装于轿顶,轿门导轨应保持水平,轿门门板通过M10 螺栓固定于门挂板上。门板垂直度小于1mm。轿门门板用连接螺栓与门导轨上的挂板连接,调整门板的垂直度使门板下端与地坎的门导靴相配合。
(2) 安全触板安装后要进行调整,使之垂直。轿门全部打开后安全触板端面和轿门端面应在同一垂直平面上。安全触板的动作应灵活,功能可靠。其碰撞力不大于5N。在关门行程1/3 之后,阻止关门的力不应超过150N。
(3) 在轿门扇和开关门机构安装调整完毕后,安装门刀。门刀端面和侧面的垂直偏差全长均不大于0.5mm,并且达到厂家规定的其他要求。
2.9 安装轿顶装置
(1)轿顶接线盒、线槽、电线管、安全保护开关等要按厂家安装图安装。若无具体安装要求规定则根据保证功能、便于检修和易于安装的原则进行布置。
(2) 安装、调整开门机构和传动机构使门在开关过程中有合理的速度变化,而又能在开关门到位时无冲击,并符合厂家的有关设计要求。若厂家无明确规定则按其功能可靠、运行灵活、安全高效的原则进行调整。一般开关门的平均速度为0.3m/s,关门时限3.0~5.0m/s,开门时限2.5~4.0s。
1) 轿顶上需能承受两个人同时上去工作,其构造必须达到在任何位置能承受2kN 的垂直力而无永久变形的要求。因此除尺寸很小的轿厢可做成框架形整体轿顶外,一般电梯均分成若干块形成独立的框架构件拼接而成。
2) 先将轿顶组装好用吊索悬挂在轿厢架下梁下方,作临时固定。待轿壁全部装好后再将轿顶放下,并按设计要求与轿厢壁定位固定。
(3)井道壁离轿顶外侧水平方向自由距离超过0.3m时,轿顶应当装设护栏,并且满足以下要求:
1)由扶手、0.10m高的护脚板和位于护栏高度一半处的中间栏杆组成;
2)当自由距离不大于0.85m时,扶手高度不小于0.70m,当自由距离大于0.85m时,扶手高度不小于1.10m;
3)护栏装设在距轿顶边缘最大为0.15m之内,并且其扶手外缘和井道中的任何部件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0.10m;
4)护栏上有关于俯伏或斜靠护栏危险的警示符号或须知
护栏的固定必须坚固,各连接螺栓要加弹簧垫圈紧固,以防松动。
(4) 平层传感器和开门传感器要根据传感原理和实际位置的定位来调整,要求横平竖直,各侧面应在同一垂直平面上,其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mm。
2.10 安装限位开关撞弓
(1) 安装前对撞弓进行检查,若有扭曲、弯曲现象要调整。
(2) 撞弓安装要牢固,要采用加弹簧垫圈的螺栓固定。要求撞弓垂直,偏差不应大于1/1000,最大偏差不大于3mm(撞弓的斜面除外)。
2.11 安装、调整超载满载开关
(1) 对超载、满载开关进行检查,其动作应灵活,功能可靠,安装要牢固。
(2) 调整满载开关,应在轿厢额定载重量时可靠动作。高速超载开关,应在轿厢的额定载重量110%时可靠动作。
2.12 安装护脚板
(1) 轿厢地坎均须装设护脚板。护脚板为1.5mm 厚的钢板,其宽度等于相应层站入口净宽,该板垂直部分的高度不小于750mm,并向下延伸一个斜面,与水平面夹角应大于60o,该斜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深度不得小于20mm。
(2) 护脚板的安装应垂直、平整、光滑、牢固。必要时增加固定支撑,以保证电梯试运行时不颤抖,防止与其他部件磨擦撞击。
2.13 轿厢其他部件安装。轿厢内设有扶手、无障碍镜、灯具、风扇、电话、广播、应急灯、电视摄像等装置时,应根据符合设计、保证功能、方便使用、易于维护、美观大方的原则进行布局和安装。
2.14 在安装轿厢过程中,如需将轿厢整体吊起后用葫芦悬空或停滞较长时期,这是很不安全的。正确的做法是用两根钢丝绳作保险用,这种钢丝绳应做有绳头,使用时配以卸扣,使轿厢重量完全由两根保险钢丝绳承载,这时应松去葫芦的链条,使葫芦完全呈现不承担载荷的状态。
2.15 吊轿厢用的吊索钢丝绳与钢丝绳轧头的规格必须互相匹配,轧头压板应装在钢丝绳受力的一边,对φ16mm以下的钢丝绳,所使用的钢丝绳轧头应不少于3 只,被夹绳的长度应大于钢丝绳直径的15 倍,且最短长度不小于300mm,每个轧头间的间距应大于钢丝绳直径的6 倍。而且只准将两根相同规格的钢丝绳用轧头轧住;严禁3 根或不同规格的钢丝绳用轧头轧在一起。
2.16 在轿厢对重全部装好,并用曳引钢丝绳挂在曳引轮上,将要拆除上端站所架设的支承轿厢的横梁和对重的支撑之前,一定要先将限速器、限速器钢丝绳、张紧装置、,安全钳拉杆、安全钳开关等装接完成,才能拆除支承横梁,这样做,万一出现电梯失控打滑现象时,安全钳起作用将轿厢轧住在导轨上,而不发生坠落的危险。
3 质量记录
将轿厢安装质量情况记录在电梯安装施工记录(****/ZL-33-2010/0)之轿厢安装质量记录表上。
主营:电梯导轨
热门推荐: